<li id="i53j9"><tr id="i53j9"><u id="i53j9"></u></tr></li>

      <nav id="i53j9"></nav><tbody id="i53j9"></tbody>
      1. 今日北京
      • 胡同新生“草廠”留鄉愁

        前門地區的草廠四條胡同,就是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中,留住了鄉愁,守住了煙火氣,還成了游客爭相打卡的“北京最美街巷”。

        2023-03-15 09:34 北京日報

        睡城喚醒“回天”迸活力

        2017年夏天,昌平區鑫地批發市場清拆完成,在規劃里“躺”了18年的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南區終于“復活”。

        2023-03-15 09:45 北京日報

        “大紅門”關張“南中軸”啟航

        圍繞文化和國際交往等首都功能,從大國首都的高度定位南中軸地區的核心價值和發展使命,時代賦予這個區域的新使命——蝶變的大紅門,依托南苑路和大紅門路構建“禮樂雙軸”,高質量建設新時代彰顯中華文化自信、承載首都功能、示范城市更新治理的首都商務新區。

        2023-03-14 10:11 北京日報

        “動批”走出去“金科”引鳳來

        位于西直門外的北京動物園,是親子游玩的樂園,每逢周末和節假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伴隨著孩子的笑聲,彈奏出明快的“音符”。就在動物園對面,有一座恢弘氣派的大樓,名曰“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仔細聽聽,這里除了白領進出的腳步聲和電動門開合的聲音,再無一絲嘈雜。一街之隔,動靜分明。

        2023-03-14 10:03 北京日報

        萬畝綠心 蔥蘢綻放

        綠心公園的面積達11.2平方公里,城市副中心“兩帶、一環、一心”的綠色空間格局中,“一心”指的就是它。這里曾坐落著東方化工廠、散亂污企業和村莊,短短數年,翻天覆地的變遷在這片土地上發生著。

        2023-03-13 10:35 北京日報

        十里鋼城 璀璨蝶變

        十余年來,鐫刻在幾代人記憶里的工業奇跡已成為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在調整產業結構、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過程中,首鋼完成了從山到海、從火到冰、從廠到園的三次蝶變,繪就了一幅城市更新與復興的精彩畫卷。

        2023-03-13 10:27 北京日報

        雙奧之緣——首鋼從“火”到“冰”綠色轉型記

        “夏奧休眠了一座城,冬奧又喚醒了這座城?!睆膩頉]有一個企業像“十里鋼城”首鋼一樣,與奧運結下這樣的不解之緣。

        2023-02-21 09:40 北京日報

        老北京站復原 旅客驚嘆:這是博物館吧!

        作為“首都十大建筑”之一,2019年10月,北京站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這座富麗堂皇、具有民族及古建筑風格的車站里,一磚一瓦一盞燈都是經典,一桌一椅一幅畫都是歷史文化……“在文物里運營一座車站”成為鐵路人的新挑戰。

        2023-02-15 09:38 北京晚報

        盤活永定河運動基因

        豐臺區體育局和項目運營方謀劃著曉月湖“轉場”水上運動基地事宜,2023年的水上運動基地還將擴大到園博湖和宛平湖。從“綠·動融合”到“藍·動融合”,盤活著永定河的運動基因。

        2023-02-06 09:05 北京日報

        首都西大門擦亮“金名片”

        石景山腳下,首鋼的工業遺存樹立起新的金字招牌:冬奧會、服貿會等接連成功舉辦,讓更多人看到了這里的蛻變。

        2023-02-02 07:48 北京日報

        景山登高過大年

        在北京中軸線上,景山萬春亭是個特別的去處。每到新年伊始,總有許多人登上景山,只為看第一縷陽光,許第一個愿望。

        2023-01-23 09:40 北京日報

        百年老店同興和修繕記

        天壇北側、金魚池中區3號樓,京城知名老字號、百年建筑同興和木器店舊址正在進行保護性修繕,由從事古建筑、老房子修繕40年以上的老工匠們主持修繕,這座百年建筑將煥發新生。

        2023-01-13 09:12 北京晚報

        十鋪壁畫“活”了

        京西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藏有十鋪距今近600年的明代最高水平壁畫。如今,山腳下建成全新的壁畫藝術館,壁畫內容被數字化高清呈現,游客不用前往法海寺,也能獲得沉浸式觀展體驗。

        2023-01-12 09:27 北京日報

        工體歸來 將變身城市公園

        新年伊始,63歲的北京工人體育場重回大眾視線。2020年8月,工體改造復建工程開工。2023年1月,這座承載了幾代人情感記憶的首都城市地標建筑,以嶄新的面貌閃耀亮相。

        2023-01-11 09:46 北京晚報

        古韻今輝

        近年來,北京市大力推動中軸線申遺保護,帶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重點文物、歷史建筑、老城街巷肌理得到更好保護,老城居民過上現代生活,古都神韻煥發光彩。

        2023-01-05 10:02 北京日報
      • 北京文化創意大賽通州賽區開賽

        2020年8月3日下午,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通州賽區啟動儀式和首場比賽在雙益發文創園正式拉開帷幕。通州區初賽共設六個分賽場,共征集報名項目60多個。首場大賽中,共有九家單位參加了路演。

        2020-08-04 08:36 北京日報

        懷柔牽手冀蒙對口市辦文創賽

        作為2020北京文創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屆懷柔影視文創大賽重點聚焦影視文化、文化科技融合、數字創意、創意設計、非遺及IP開發、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體育、廣告傳媒等方向。

        2020-08-03 10:05 北京日報

        2020北京CBD影像季啟動

        影像季將邀請相關專家篩選出小視頻、圖片手機作品、圖片專業作品三大類獲獎作品。作品征集后,參賽作品將在手機端上分期展示,并開放讀者投票,每期的前十名為最佳人氣作品。

        2020-08-03 09:45 北京日報

        2000位游客打卡首鋼園

        2020年盛夏時節,首鋼園內景色秀美,各項游園新項目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園區人氣兒越來越旺。據悉,在8月1日-2日,首鋼園游客預約量均達上限1000人,幾十名游客打卡園區首次推出的“靚麗首鋼”文旅線路和冠軍餐。

        2020-08-03 09:27 北京日報

        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賽事正式啟動

        作為北京市文化創意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文博產品設計賽區,繼續以"文物·創意·生活"為主題,在國家文物局、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及市文資中心的指導下。這次大賽還將聚焦宣傳文博品牌文化、規范文博文化衍生品市場、引導市場消費、促成項目落地,樹立品牌形象,改善并提升博物館文創體系運營模式,真正做到讓文物活起來,努力形成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亮點,引領文博文創產業示范發展,助力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2020-07-29 09:34 北京市文物局

        紫禁城600周年紀念幣8月3日發行

        央行官網7月27日發布公告稱,定于8月3日發行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7枚,其中金質紀念幣2枚,銀質紀念幣5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 1公斤圓形金質紀念幣含純金1公斤,面額10000元,背面圖案為紫禁城俯瞰景觀,最大發行量100枚。

        2020-07-29 13:57 北京日報

        電影線上放映興起 院線與網絡互補融合供新片

        全國影院復工后的首個周末傳來好消息:7月25日單日票房首破3000萬元,全國共有超過五千家影院復工,復工率達到45.7%?!薄墩魍尽飞暇€后,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上線72小時片方收入4262萬,影片在豆瓣榜單實時熱門電影榜位列第一,同時取得了微博電影榜周榜冠軍、日榜第三、云合全輿情熱度電影日榜第一的成績, “電影征途”等微博話題累計閱讀量超7億?!痹谒渭芽磥?,未來PVOD甚至有望形成排片的概念,未來大家想看什么、明天有什么片上映、哪些在影院上映、哪些在視頻平臺上映,都可以看得一目了然。

        2020-07-29 13:55 北京日報

        南陽·共享際 胡同里的“戲劇工場”

        一直以來,東城區都通過設立專項引導資金,推進劇場改造、劇目扶持,不斷完善戲劇生態鏈,著力打造“大戲東望”品牌,并積極利用演藝激發老城活力,在引導建設百姓身邊的劇場上探索出了生動的案例。南陽·共享際整體3494平方米,其中劇場1064平方米,同時圍繞戲劇創作、戲劇孵化、戲劇產業化,開發辦公室、工坊、商業,構建戲劇文化場景,二層是戲劇辦公和工作坊。據悉,今年東城區將進一步出臺戲劇引導政策文件,加快人才培植、劇場建設、精品創作,引入常年駐場戲劇演出,推動東城戲劇“數字演藝區”建設,努力將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全國話劇展演季打造為全國知名的戲劇節事活動,擦亮“大戲東望”東城戲劇品牌。

        2020-07-28 11:21 北京日報

        北京當代·藝術展刮起金色藝術風

        北京當代·藝術展2020宣布,其“藝述”單元的主題展“金湯”將于8月8日在三里屯CHAO 27層空間開幕,成為2020年“北京當代”首個亮相的線下展覽。展覽囊括了裝置、影像、表演、繪畫、攝影等不同的藝術媒介與形態,這些與“金”豐富關聯的作品,將在北京刮起一場金色的藝術風。

        2020-07-29 13:36 北京日報

        北京演出市場迎來復蘇

        “7月31日、8月5日、8月6日,我們不見不散!從準備階段劇場的消殺,到演出前各種保障手段,甚至演出中的監督管理,劇場將為觀眾提供安全放心的觀演環境。劇場的工作人員和演出人員的健康情況同樣要保障,馮寶坤介紹說,所有演職人員都被要求提供健康碼截圖,風險等級查詢的截圖,劇場還要求演出團體出具健康承諾書,以及現場防控的處置預案,要求演出方認識到防控的重要性。

        2020-07-29 13:33 北京日報

        助力影視企業復工復產,他們在行動

        為文化產業園區減免租金提供政策支持,是朝陽區自疫情以來制定的區級助企惠企政策。據他介紹,疫情以來,園區改變了過去押一付六的房租繳納方式,改為相對靈活的方式, “如果有無法按時繳納的情況,企業及時和園區申請說明,可以相應地延后繳納。其中,鼓勵支持文化產業園區在疫情期間為駐園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對執行該政策的園區,按減免金額的30%給予園區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據高碑店鄉黨委書記顧洪濤介紹,疫情期間,高碑店鄉集體土地的減免租金或物業費政策扶持共涉及影視企業596個,減免租金2100萬元。

        2020-07-29 13:25 北京日報

        《什剎?!罚邯毺仫L情展現京味文化

        北京的什剎海,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爭相歌詠的風景勝地,如今更成為重要的歷史文化保護區。正是因為中華文化不斷“走出去”,才會有更多外國人了解到中國文化的魅力,讓京味兒文化更加現代化、國際化。一部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細節, 《什剎?!穼⒚朗澄幕?、胡同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植入作品,在細節表現上也尤為用心。例如莊為天老兩口口的屋里,沒有水泥地,不見洋灰墻,地面全是地磚,墻壁貼上墻紙,配上原汁原味的花雕和隔扇,因為劇中的老太太喜愛畫畫,屋子里陳設著精致的文房四寶等。實際上,劇組的確請來了曾參與創作《舌尖上的中國》的團隊來拍攝美食場景,讓這部色、香、味俱全的京味美食劇更為秀色可餐。

        2020-07-28 18: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南陽共享際,胡同里的“戲劇工場”

        一直以來,東城區都通過設立專項引導資金,推進劇場改造、劇目扶持,不斷完善戲劇生態鏈,著力打造“大戲東望”品牌,并積極利用演藝激發老城活力,在引導建設百姓身邊的劇場上探索出了生動的案例。南陽共享際整體3494平米,其中劇場1064平,同時圍繞戲劇創作、戲劇孵化、戲劇產業化,開發辦公室、工坊、商業,構建戲劇文化場景,二層是戲劇辦公和工作坊。努力將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全國話劇展演季打造為全國知名的戲劇節事活動,擦亮“大戲東望”東城戲劇品牌。

        2020-07-28 17:2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劉佩琦:北京的文化得代代傳下去

        都市家庭生活劇《什剎?!氛谘胍曇惶撞コ?,該劇以什剎海胡同為背景,講述了宮廷菜名廚莊為天一家人瑣碎而又充滿煙火氣的百姓生活。從年輕演員身上汲取了營養與以前拍京味劇只需要“北京做派”不同,莊為天這個角色是“滿漢宮廷菜傳人,美國總統、法國參贊都吃過他的菜”的名廚。劇中老輩人公園遛彎、打太極、唱京戲的傳統生活被年輕人的新理念影響,年輕人追求新鮮刺激的同時也被老輩人的德行與匠心感動,幾個主要人物時而會發生新老觀念的碰撞,而關曉彤、吳磊等年輕演員卻讓劉佩琦一直“點贊”:“他們講規矩、講禮貌,尤其在藝術創作中。

        2020-07-20 10:46 北京晚報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3D版定檔

        根據J.K.羅琳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改編的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日前宣布將于2020年8月14日在中國以4K修復3D版公映,魔法傳奇即將再現大銀幕。

        2020-08-04 08:26 北京日報

        中關村5G大賽全球征集創新項目

        領軍企業提供真實應用場景、獲得個性化落地服務、享受資金服務支持“禮包”……2020年7月29日,中關村5G創新應用大賽線上啟動,大賽將以賽事+場景+落地+支持“四位一體”的方式。大賽將征集遴選出一批5G真實應用場景作為分賽道主辦方,開設智慧園區、智能物流、無人機、智慧工地、工業互聯網等5大分賽道,通過真實場景實地測試評審的方式,遴選項目成熟度高、創新性強、成本優勢明顯及可復制性強的完整解決方案。

        2020-07-30 11:31 北京日報

        483家中小微科企將獲支持 中關村2億元基金培育“金種子”

        為幫助企業渡過疫后發展難關,給企業發展提供“耐心資本”,中關村發展集團7月28日宣布推出“金種子”培育行動計劃, 2020年將出資2億元,設立“金種子”企業投資專項基金,預計將撬動社會資本5億元支持“金種子”企業發展。針對企業面臨的這些共性和個性化難題,行動計劃將為“金種子”企業提供綜合紓困方案,通過建立“服務管家”隊伍,主動上門開展“一對一”服務,定制“服務包”和培育計劃,充分利用園區、投資、金融、專業服務等多元化手段支持“金種子”企業渡過難關,平穩健康發展。

        2020-07-28 17:54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打造5G新零售電商基地

        京城東南, 300多平方米的演播室里,幾十盞燈聚焦在主播許陽手上。許陽所就職的惠買集團負責人介紹,已敲定在位于亦莊的100余畝園區里打造全產業鏈式5G新零售直播電商基地,在原有的電視購物基礎上,增添直播帶貨業務。

        2020-06-08 10:16 北京日報

        北京市大興政務用上區塊鏈技術

        近日,大興區政務服務局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離婚證、駕駛證、居住證和電子營業執照7類高頻電子證照的授權應用,可應用到區級115項政務服務事項。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科技與政務服務的結合,是依托全市電子證照應用工作的改革成果,借助區塊鏈技術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和數據不可篡改等特征,電子證照信息的使用從授權到確認、簽字各個環節信息都存儲在區塊鏈上,辦事人可以隨時查詢本人的授權記錄。

        2020-05-27 10:55 北京日報

        5G無人巡河船“試水”北海公園

        作為城市副中心骨干防洪及景觀工程,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將清除河道障礙,保障主河槽順暢,做好臨時性保護防雨水洪水沖刷,搶險隊員及機械24小時待命……實現防汛施工兩不誤。為了讓河道順利行洪, 5月25日之前,河道內的臨時設施都將拆除撤出,主河槽以外的臨時設施及施工機械,如果遇10年一遇以上洪水,也須全部撤離至堤外。工程還組建了河道巡查隊和應急搶險隊,如遇大雨及暴雨預報,所有搶險隊員24小時集結待命,確保防汛安全。

        2020-05-21 10:27 北京日報

        懷柔科學城打造高端科學儀器全產業鏈

        2020年5月17日,懷柔科學城舉行促進科學儀器產業創新發展發布會,將建設高端科學儀器投資、研發、設計、制造、展示和交易的產業高地。為此,懷柔科學城依托大科學裝置需要儀器設備多、安裝調試周期長、售后服務要求高的應用場景優勢,科學設施平臺創新成果“溢出”優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的集聚優勢,著力發展高端科學儀器產業鏈條。打造集科技創新、企業孵化、產業培育、人才培養、智庫咨詢為一體的綜合創新創業平臺。

        2020-05-19 10:20 北京日報

        中關村創客小鎮9成企業復工

        截至一季度,在創客小鎮眾創空間辦公的485家企業中, 437家企業已在獨立的人才公寓中通過線上辦公方式復工,復工率達90%。

        2020-04-15 11:15 北京日報

        “三城一區”全覆蓋 年底北京全市建成5G基站3萬個

        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 5G建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但伴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截至3月 30日,本市5G基站已建設了17744個,運營商正在有序恢復5G基礎設施建設。

        2020-04-02 09:05 北京日報

        疫情防控“利器”從這里誕生

        白繼開攝隔離酒店里機器人送藥,復工寫字樓里機器人跑腿,電梯可輕松語音調度……在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一批新技術、新產品相繼誕生。

        2020-03-19 11:20 北京日報

        小湯山醫院用上智能語音病歷

        該系統的病歷錄入語音識別準確率超過98%,可通過非接觸性的口語錄入的方式,在門診病歷書寫、住院病歷書寫、醫技科室檢查檢驗報告書寫等多場景為醫務人員實時錄入醫療文書,將醫生的單日病歷錄入工作時間節省了近2小時,錄入效率提升了60%。

        2020-03-18 11:19 北京日報

        中關村創客小鎮重新開放眾創空間

        疫情初期暫停使用的中關村創客小鎮眾創空間日前重新開放,以滿足園區復工企業現場辦公的需要。截至目前,首批31家企業完成申請、進入眾創空間,占園區總復工企業的7%左右。

        2020-03-18 11:10 北京日報

        無人車“入春”,批量上路仍需“爬坡”

        無人配送車各地工作忙載上藥品等物資,一米多高的白色無人車行駛在醫院,無需人工司機,就能在安全區與隔離區之間往返運送物資。與美團合作的北京聯通相關負責人介紹:“無人配送車每秒要消耗約0.75GB的數據流量,如此龐大的數據量,需要5G超高速率、超低時延的傳輸才能滿足,否則無人配送車會出現反應遲鈍甚至‘失聯’等情況。

        2020-03-13 10:55 北京日報

        能“喊”的口罩消毒垃圾箱上崗

        最近,一款具備消毒功能的智能口罩垃圾箱在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理工園上崗。

        2020-03-10 10:02 北京日報

        懷柔科學城五大科學裝置4項已復工

        截至目前,懷柔科學城及其配套項目已有19個復工建設。備受關注的五大科學裝置已有4個復工建設。據悉,根據防控要求,懷柔區對所有項目進行統籌安排,制定了分兩批進行開復工的計劃。

        2020-02-28 10:33 北京日報
      • “未來水世界”項目竣工

        2020年8月1日,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項目一期施工現場內,未來水世界等主題項目竣工。預計2021年春季向游客亮相。

        2020-08-03 10:08 北京日報

        望京小街變身時尚國際商圈

        望京小街開設有德國特色商亭市集、餐飲等,引入央美城市藝術展、“曉書館”等文化IP,打造望京文化“新地標”。記者7月30日探訪發現,這里引入了商亭市集、特色餐飲、天幕、影院、書店、藝術展廳等,給市民帶來好玩、愛逛的消費體驗,將成為京城東北部新的消費商圈。社會資本方相關負責人欒寧介紹,眼下, “望京之芯”智慧管理平臺正緊鑼密鼓調試,投用之后,將連接智慧停車、綠色節能、小街商圈、社區公約、小街安防五大運營場景,對人流車流、垃圾箱、溫度、濕度、能耗、消費指數等進行實時數據分析,優化小街管理。

        2020-07-31 08:52 北京日報

        北京88項改革被世行采納

        市民和企業這兩年在北京感受到的營商改革好做法、好經驗,正在“走出去”。以不動產登記為例,在前期改革基礎上,今年通過區塊鏈技術實時調用公安、民政等11個部門13類信息數據共享,將材料審核時間壓減至2分鐘,交易雙方在線繳納稅費和登記費,線上自動生成不動產電子證照,實現了全流程網上辦理。到了2020年,針對水、電、氣“三零服務”項目,在禁止區域外免除園林、交管、規劃、住建、交通等部門占掘路審批,辦理時間減少5天。

        2020-07-29 13:27 北京日報

        世界肝炎日:世衛組織稱新冠疫情使消除肝炎更艱難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例如,新冠疫情中斷了部分地區的肝炎預防、檢測和治療服務,有限的人力、資金等也被更多地轉移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上,這意味著人們有可能失去在消除肝炎方面已經取得的成果。肝炎可由病毒、酒精、藥物等多種因素引起,通常生活中所說的肝炎,多指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最常見的兩種病毒性肝炎。據世衛組織介紹,設立“世界肝炎日”旨在提高人們對病毒性肝炎的認識。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沒有肝炎的未來”,重點是在母親和新生兒中預防乙肝。

        2020-07-28 18:00 新華社

        國家大劇院對公眾有序限流開放參觀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和市相關部門文件精神,經研究,國家大劇院將于2020年6月2日起對公眾有序限流開放參觀,實行提前預約。觀眾朋友即日起,可通過國家大劇院官方網站(www.chncpa.org)或“國家大劇院智慧管家”微信公眾號,使用二代身份證等證件(護照、港澳通行證、臺灣通行證)于參觀日前一天23:00點前進行預約。入院前請備好身份證等證件原件及免費票兌換憑證原件待查,憑預約短信和本人實時“健康碼”(“北京健康寶”小程序),核實“未見異?!焙筮M入劇院,在票臺處出示相應證件換購紙質參觀票,劇院會員兌換免費票一張相應扣減一次會員參觀權益。

        2020-05-27 10:58 國家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邀您線上免費看演出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與其宅在家中無聊,不如沉浸在藝術的世界里放松一下。特殊時期,國家大劇院為大家推出線上免費觀演活動,多部精彩演出任您看。

        2020-02-13 14:27 國家大劇院智慧管家

        “感知北京·中埃文化產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開羅舉行

        “感知北京·中埃文化產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26日晚在埃及首都開羅中國文化中心舉行,吸引了中埃兩國多家文化企業參與,兩家企業現場簽約。埃中兩國關系歷史悠久,不斷發展,相信中國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的經驗將為埃及提供良好的借鑒。

        2019-10-28 08:54 北京日報

        國家大劇院實現歌劇直點播國際化合作

        在歐洲、美國及拉美三大歌劇聯盟的聯合倡導下,2019年10月25日被確立為首個“世界歌劇日”。

        2019-10-25 10:21 北京日報

        托爾斯泰經典《復活》將改編歌劇

        根據托爾斯泰小說原著改編的歌劇《復活》將于今年底在北京首演,以此向名著致敬,并紀念中俄建交70周年。本劇通過男主人公涅赫柳朵夫與女主人公瑪斯洛娃的情感故事,抒寫了一支贊頌人性和生命復活的心靈交響曲。

        2019-10-24 08:56 北京日報

        《浮士德的沉淪》17年后再現京城

        今年是柏遼茲逝世150年,自2002年指揮家余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演奏《浮士德的沉淪》后,這部作品已經有17年之久沒有在北京上演。事實上,迪圖瓦特別擅長柏遼茲的作品,曾多次執棒知名交響樂團演繹過《浮士德的沉淪》,并將這部作品帶到全球各地上演。

        2019-10-22 08:55 北京日報

        尋找心中簡單美好的“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一書出版于1854年,作者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拿到這本書時被書的副標題——“簡單生活的美妙細節”所吸引,想要一探梭羅的獨居生活,以期從書中所描繪出的美妙的生活細節中得到生活真諦的啟迪。

        2019-08-27 16:10 《中國藝術報》

        斯卡拉明星舞者揭幕大劇院舞蹈節

        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的鎮團之作、全明星陣容的《海盜》《吉賽爾》將首度亮相國家大劇院,為2019國家大劇院舞蹈節拉開帷幕。

        2019-08-08 09:02 北京日報

        中國藝術展在墨西哥開幕

        由北京市政府、墨西哥城市政府聯合主辦的“慶祝北京·墨西哥城締結友好城市十周年——中國藝術展”

        2019-08-05 10:07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女排第一時間挺進奧運

        在寧波北侖舉行的2019年東京奧運會女排資格賽B組第三輪比賽中,中國女排3比0橫掃勁旅土耳其隊,第一時間昂首挺進東京奧運會,全隊出色地完成了主帥郎平今年的“第二步戰略”。

        2019-08-05 09:04 北京日報

        16金 中國隊列金牌榜首位

        2019國際泳聯游泳世錦賽結束了全部比賽。游泳隊摘得3金2銀2銅,公開水域游泳隊獲得1金,跳水隊獲得12金4銀1銅,花樣游泳隊獲得5銀,女子水球隊最終名列第11位。

        2019-07-29 09:21 北京日報
      • 故宮北院南側水域初現生態美

        代慶軍說,2017年開始,海淀區水務局啟動了崔家窯濕地生態治理工程,一方面對支渠開展截污治污,另一方面對水下淤泥進行清理,清淤總量達到28萬方。

        2020-08-05 08:39 北京日報

        西二環邊添智能健身地

        由西城區園林市政管理中心打造的金融街地區環境品質提升項目亮相西二環邊。

        2020-08-04 08:41 北京晚報

        彩繪墻扮靚老舊小區

        石景山區魯谷街道六合園南社區一面會講故事的彩繪墻,讓這個老舊小區換了新顏。

        2020-08-03 10:01 北京日報

        胡同再現水穿街巷

        天空湛藍,彎彎曲曲的河道邊,綠柳低垂、蘆葦搖曳、行人漫步,拱橋、木棧道、青石板路點綴其中,映襯著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胡同,好一幅夏日美圖。

        2020-08-03 09:08 北京日報

        望京小街變身時尚國際商圈

        望京小街開設有德國特色商亭市集、餐飲等,引入央美城市藝術展、“曉書館”等文化IP,打造望京文化“新地標”。記者7月30日探訪發現,這里引入了商亭市集、特色餐飲、天幕、影院、書店、藝術展廳等,給市民帶來好玩、愛逛的消費體驗,將成為京城東北部新的消費商圈。社會資本方相關負責人欒寧介紹,眼下, “望京之芯”智慧管理平臺正緊鑼密鼓調試,投用之后,將連接智慧停車、綠色節能、小街商圈、社區公約、小街安防五大運營場景,對人流車流、垃圾箱、溫度、濕度、能耗、消費指數等進行實時數據分析,優化小街管理。

        2020-07-31 08:52 北京日報

        打造“門頭溝小院+” 建設精品民宿樣板

        巍巍太行山,清清永定河,在京西門頭溝交織成一幅壯美的山水圖卷,為發展首都精品民宿奠定了得天獨厚的生態基礎。門頭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吸引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門頭溝小院+”田園綜合體建設,走好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門頭溝區將不斷提高精品民宿“門頭溝小院”及“門頭溝小院+”田園綜合體項目補貼限額,對已集成的6個相關部門23項政策進行更新、增補。以“綠水青山門頭溝”為代表的全市各生態涵養區的綠色發展實踐,正在不斷為“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態、建設綠色發展聚寶盆”貢獻更多北京經驗。

        2020-07-31 08:51 北京日報

        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屋蓋滑移成功

        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工程現場,施工方北京建工集團的工人進行鋼結構屋蓋焊接作業。攝影王建忠2020年7月29日上午,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體工程2.6萬平方米鋼屋蓋歷經31天“空中漫步”實現合龍,順利完成了鋼結構屋蓋滑移。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鋼結構的建筑頂層是一個總投影面積達2.6萬平方米的鋼屋蓋,約4個足球場那么大,全部由鋼網殼結構和桁架結構組成。建成后的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將與國家會議中心一期連為一體,形成總規模達130萬平方米的會展綜合體。

        2020-07-30 11:34 北京日報

        西郊歷史文化保護區園外園景觀提升

        西郊歷史文化保護區園外園景觀提升皇家園林與荷塘稻田農舍互為襯托8處山水田園托起“三山五園”中塢施工前中塢施工后照片除署名外由海淀區園林綠化局供圖兩山公園、北塢公園、中塢公園。不光北塢公園,隔條馬路的中塢公園,還有附近的兩山公園等等,也有稻田等舊時農村風光。至今,園外園生態景觀提升工程已實施總面積311.55公頃,包括新建、改造海淀公園、船營公園、中塢公園、北塢公園、兩山公園、妙云寺公園、影湖樓公園、茶棚公園8處公園。

        2020-07-29 13:52 北京日報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一期9月完工

        素雅的清水混凝土外墻格外文藝,校園內幾乎所有建筑都用如電影膠片一般的連廊連接,處處可見電影元素。工程目前已經進入最后收尾階段,正在進行體育場施工、圖書館裝修及綠化工程,預計9月完工, 2021年實現8個院系1400名師生入駐。二期將建設體育館、教學組團、兩座宿舍樓和國際交流中心,爭取體育館和學生宿舍樓年底率先開工。市發改委透露,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建設是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具體措施。新校區還將面向社區和市民尤其是青少年開展講座、報告,利用學校劇場、放映廳、攝影棚、體育館等資源,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和健身服務。

        2020-07-29 13:44 北京日報

        爛縵胡同整治再現“老城爛漫”

        西城區牛街爛縵胡同違建拆除工作近日正式啟動。通過一系列綜合整治措施,具有悠久歷史的爛縵胡同正重新找回老城的味道。被拆違建坐落在胡同的入口處,面積600余平方米,由于荒廢已久,墻體經過風雨的侵蝕,又位于二層高處,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隨著街道胡同改造工作的大力推進,爛縵胡同一改往日景象。曾經基礎設施落后、老舊的胡同,舊貌換新顏,灰墻灰瓦中透著悠悠的“老城爛漫”。

        2020-07-28 11:29 北京日報

        北京市將建全民防災文化體驗中心

        坐落于房山區國內占地面積最大互動體驗性最強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從市地震局、市應急局聯合市政府新聞辦上午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即將開建全民防災文化體驗中心。比如每年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日主會場活動、防震減災進校園活動、地震科普宣講活動、防震減災作品征集大賽和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防震減災中學生科普創客大賽、首都防震減災大講堂等品牌活動,年受益人群達十多萬人。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體驗中心將應用5G等新技術,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寓教于樂,增強項目的互動性體驗性,把防災減災的安全意識植入人心。

        2020-07-29 10:13 北京日報

        海淀首個海綿校園選址一零一中學

        水體可循環、岸坡建景觀、路面不積水、雨水可回收……在未來的一零一中學,師生們可在雨季充分感受這種綜合性的“海綿”效果。在湖泊岸坡帶,重新規劃湖體岸坡景觀布局,合理鋪設岸坡帶雨水徑流路徑,在人行道路上鋪設透水磚,打造階梯形生態護岸和雨水收集凈化渠,實現海綿與景觀間的相互融合。在校園南部近湖區,通過構建“路面雨水徑流污染控制與凈化回用技術體系”,充分利用校園湖區消納雨水的功能,將雨水充分凈化后排入湖泊。在校園北部遠湖區,建設雨水調蓄池及配套雨水管線和徑流路徑,將雨水引入調蓄池消納、凈化并儲存,達到消除內澇積水的目的,儲存凈化后的雨水還可用于校園日常的綠化澆灌。

        2020-07-29 13:31 北京日報

        香山公園修繕乾隆年間古水系

        ”香山公園管理處宣傳科科長緒銀平帶著記者走進了香山公園景區,向南麓方向前往雙清別墅的主干道旁,有一條淺淺的石質水槽,水槽呈U形,寬約60-70厘米,清澈的水如小溪般在槽中緩緩流淌,順著地勢朝山下流去?!绷忠阏f,為了恢復古水系原貌,香山公園到原產地尋找相同石材,同時邀請非遺傳人指導,學習古代工匠所運用的“打道”“砸花錘”“剁斧”等加工手法,在石料表面形成深淺相間的紋路,修舊如舊。另一路至見心齋——宗鏡大昭之廟前方河——致遠齋——勤政殿南山石上形成瀑布流入下池——勤政殿前月牙河——出園流入東宮門外方河。

        2020-07-21 10:43 北京日報

        “二水五環十濕田”打造溫榆河公園

        為了方便游客出入,公園將在臨近居住組團等人流密集地區、主題類公園周邊增加出入口數量,提高公園的步行可達性,生態優先類功能區減少公園出入口。規劃顯示,溫榆河公園還將打造成為一座智慧公園,智能服務體系包括智慧水務、智慧游園、智慧交通和智慧管理。在智慧管理方面,工作人員將利用新技術開展智能排班和基于大數據技術的輿情分析,引入AI、物聯網、AR/VR等多種技術為公眾服務,實現“支付智能化、交互擬人化、文化科技融合化”。

        2020-06-12 10:18 北京日報

        東城首個城市生態島投用 大件垃圾一鍵拆解

        2020年6月7日,東直門轄區居民實地參觀大件廢棄物處理生產線演示、廚余垃圾轉化產品展示、垃圾分類科普微展廳等。除了大件垃圾拆解,生態島還有廚余垃圾處理區,通過專業的廚余處理設備及污水處理設備,將餐廚垃圾經過篩檢、密封、油水分離、生物降解、壓縮處理變成廚余有機物,那些家中廚房日常產出的剩飯剩菜、瓜果皮核一步步變成香皂、有機肥等實用的生活物品和精美的手工藝品。接下來,東直門城市生態島將輻射北新橋、和平里、朝陽門三個周邊街道,讓垃圾就近實現資源化利用。

        2020-06-08 10:35 北京日報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在线免费高清av
      <li id="i53j9"><tr id="i53j9"><u id="i53j9"></u></tr></li>

        <nav id="i53j9"></nav><tbody id="i53j9"></tbody>